云南菜籃子工程介紹菜籃子工程的意義
發布時間:
2024-01-22
云南菜籃子工程介紹,1988年5月,農業部向國務院提出“關于發展副食品生產保障城市供應(簡稱‘菜籃子工程’)的建議”,得到中 央領導同志的重視和國家計委的同意。接著,農業部邀請部分專家、學者和實際工作者,在調查研究全國67個大中城市肉蛋奶生產與消費動態、發展目標和保證措施的基礎上,制定出總體實施規劃。根據規劃,“菜籃子工程”的目標是,到1992年,比1987年增加肉類400萬噸、蛋225萬噸、奶240萬噸、魚260萬噸,使全國特別是大中城市的動物性食品供應有所改善,并實現城市蔬菜均衡優質上市。“菜籃子工程”經過5年實施,我國副食品產銷形勢發生很大變化,副食品供應充足,品種繁多,質量提高,價格基本穩定,市場非常活躍,城鄉居民的菜籃子不斷豐富,基本上擺脫了副食品供給不足的局面。 云南菜籃子工程表示,菜籃子工程為緩解我國副食品供應偏緊的矛盾,農業部于1988年提出建設“菜籃子工程”。一期工
云南菜籃子工程介紹,1988年5月,農業部向國務院提出“關于發展副食品生產保障城市供應(簡稱‘菜籃子工程’)的建議”,得到中 央領導同志的重視和國家計委的同意。接著,農業部邀請部分專家、學者和實際工作者,在調查研究全國67個大中城市肉蛋奶生產與消費動態、發展目標和保證措施的基礎上,制定出總體實施規劃。根據規劃,“菜籃子工程”的目標是,到1992年,比1987年增加肉類400萬噸、蛋225萬噸、奶240萬噸、魚260萬噸,使全國特別是大中城市的動物性食品供應有所改善,并實現城市蔬菜均衡優質上市。“菜籃子工程”經過5年實施,我國副食品產銷形勢發生很大變化,副食品供應充足,品種繁多,質量提高,價格基本穩定,市場非常活躍,城鄉居民的菜籃子不斷豐富,基本上擺脫了副食品供給不足的局面。
云南菜籃子工程表示,菜籃子工程為緩解我國副食品供應偏緊的矛盾,農業部于1988年提出建設“菜籃子工程”。一期工程建立了中央和地方的肉、蛋、奶、水產和蔬菜生產基地及良種繁育、飼料加工等服務體系,以保證居民一年四季都有新鮮蔬菜吃。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中期之前,“菜籃子工程”重點解決了市場供應短缺問題。“菜籃子”產品持續快速增長,從根本上扭轉了我國副食品供應長期短缺的局面。除奶類和水果外,其余“菜籃子”產品的人均占有量均已達到或超過世界人均水平。
相關新聞